专业代码:580202 一、培养目标与就业岗位 (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电气技术,控制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基础知识,并掌握工业生产中电力拖动控制系统的原理分析和调试运行的高技能、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二)就业岗位:学生毕业后可从事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生产、维修、管理和开发等岗位的工作。 二、招生对象与学制 (一)招生对象:全日制普通高中毕业生和同等学历者 (二)学制:三年 三、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体系 项目 | 内涵 | 课程 |
---|
素质结构 | 思想道德素质 | 理论课和实践课、“两课”、素质拓展教育课及活动、综合教育活动等。 | 身心素质 | 体育课、综合教育活动、素质拓展教育课及活动。 | 文化素质 | 理论和实施课中融入人文知识、人文思维、人文方法和人文精神、素质拓展教育课及活动。 | 职业道德素质 | 相关理论课、专业技术基础课、专业综合技术课及综合技能实训。 | 知识结构 | 基础知识 | 掌握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必备的数学、外语基本知识。 | 高等数学、大学英语。 | 掌握计算机基本理论知识。 | 计算机基础。 | 专业知识 | 掌握电子、电气线路的制图知识。 | Protel DXP、电气原理图、工程图的识读。 | 掌握单片机、PLC、传感器应用领域的基础知识。 | 数字电子技术、单片机原理、可编程控制器PLC、检测与转换技术。 | 掌握电机与电气控制和电能变换应用领域的基础知识。 | 电路基础、模拟电子技术、电机与电气控制、电力电子技术。 | 掌握电工测量和常用电工仪表的基本知识。 | 电工测量。 |
| 掌握供配电一次及二次系统领域的基本知识。 | 工厂供电技术、电力系统继电保护。 |
| 掌握工程系统控制分析领域的基本知识。 | 液压与气动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 | 综合知识 | 掌握电气维修领域的基本知识 | 电气维修。 | 能力结构 | 基本能力 | 通过江苏省或者全国非计算机专业的一级考试;通过江苏省英语B级考试。 | 计算机应用基础、实用英语。 | 具备计算机应用和软件编程能力。 | 计算机应用基础、软件技术基础、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C语言。 | 职业能力 | 具备从事电气产品生产管理能力。 | 顶岗实习。 | 具备单片机应用技术开发能力。 | 单片机原理、单片机原理及应用实训。 | 综合能力 | 具备电子、电气仪器仪表装配、检测、维护与应用能力。 | 电工测量、电子技术基础实训、电机与电气控制、电机与电机控制实训、考工实训。 | 具备电气产品的销售、售后服务和企业管理的能力,从事电气产品的初步设计、开发研制和测量调试能力。 | 市场营销、现代企业管理、技术经济学、毕业设计、毕业实习。 |
四、主干课程 电工电子技术、电机与电气控制、可编程控制器原理及应用、工厂供电技术、C语言程序设计、单片机技术等。 五、职业技能证书 序号 | 职业资格证书名称 | 等级 | 颁证机构 | 要求 |
---|
1 | 维修电工 | 中级 | 劳动保障部 | 必考 | 2 | 计算机辅助设计Auto CAD | 高级绘图员 | 劳动保障部 | 选考 | 3 | 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B级)证书 | B级(或以上) | 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委员会 | 必考 | 4 | 计算机应用能力证书 | 一级(或以上) | 全国计算机应用水平考试委员会 | 必考 |
六、毕业条件 经学籍注册,德、智、体合格,修完本专业教学计划规定的课程和学分,成绩合格,并至少取得本专业教学计划规定的职业资格证书或技能证书之一,准予毕业。 七、教学活动时间分配表 学年 周数 项目 | 第一学年 | 第二学年 | 第三学年 | 小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入学教育、军训 | 3 |
|
|
|
|
|
| 理论教学(含课内实践教学) | 14 | 16 | 14 | 16 | 9 |
|
| 法定假期 | 1 | 1 | 1 | 1 | 1 | 1 |
| 集中实践教学(含实习、实训、考证) | 1 | 3 | 5 | 2 |
|
|
| 期末复习考试 | 1 | 1 | 1 | 1 |
|
|
| 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 |
|
|
|
| 10 | 18 |
| 合计 | 20 | 20 | 20 | 20 | 20 | 18 | 118 |
八、学时分配比例表 课程类型 | 理论学时 | 实践学时 | 合计 | 占总学时比例 | 通识必修课程 | 318 | 180 | 498 |
| 专业平台课程 | 288 | 100 | 388 |
| 专业模块课程 | 310 | 200 | 510 |
| 集中实践课程 | 28 | 254 | 282 |
| 专业拓展课程 | 66 | 52 | 118 |
| 毕业环节 | 0 | 448 | 448 |
| 公共选修课程 |
|
|
|
| 总计 | 1010 | 1234 | 2244 | 实践学时/总学时= 55%
|
|